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5 / 王靖蓉
(一)演講內容 比起上禮拜的講述的創意思考方法,這禮拜的主題比較偏向實際的比賽與設計平台介紹,也讓我們更清楚到底是為甚麼、為何而設計。 講師提到設計上常用的5W1H思考法來思考設計的本質是甚麼, WHAT — — 設計甚麼? WHERE — —放在我 ? WHO — —設計給誰 ? WHEN — — 設計多久?何時完成? WHY — —為何 設計?解釋是甚麼? HOW — —目標為何 ?如何達成?藉由詢問這幾個基本的問題來理解自己創作的理由,講師也提到一句話:「Nothing is random,nor will anything ever be. 藝術和設計都不是隨機的。」這也是如此,任何的創作必定都有一個既定的目的。 講師也強調作品集的重要性,他以畢業學長的角度提醒我們要早點開始做作品集,以提早檢視自己的學習成果,並發覺自己不足的地方,朝那個方向努力,而作品集中的作品從那裡來呢?答案是課堂作業和比賽作品,認真地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讓作業變成作品,在課餘時間盡自己的努力參加比賽,最好能夠用課堂的作業參加。講師在這邊也提出了一些適合我們參加的比賽:如ADC和D&AD等。 此外講師也提供了我們一些比較實際的建議,如在大一大二的時間多看多學習、學習模仿的重要與模仿的精巧、攝影技巧的重要、溝通(英文)的重要、設計成本的重要、編排的重要、branding的重要 … …給了我們很多努力的方向。 (二)個人心得 聽完這次講師的分享讓我更加了解,設計一件完整的作品需要耗費多少心力與金錢、需要多少經驗與努力,也讓我更加清楚,這仍是一條漫長而坎坷的路。首先就實際層面而言,成本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成本跟質量的拿捏就是考驗設計師的時候了,我看過很多低成本但是成功的設計,固中秘辛就是創意,但是論視覺 創意 > 美學?我認為不盡然是如此,就像是料理一樣必須色香味俱全,才是一道令人讚賞的料理。 身為一個高職畢業的學生,我當初高一對比賽的熱情已經幾乎消耗殆盡,我高一那年對於參加比賽獲獎是滿腔熱血,經過一次次金犢、創意之星、美展等,讓我覺得比賽是一件吃力不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