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30339 / 陳御如
(一) 演講內容
在這次的演講中,李講師跟我們分享設計的創意思考─5W1H分析法,其中包括了:
Why─為什麼要創作?
What─要進行什麼樣的創作?我的主題是什麼?目標是什麼?
Where─作品是要在哪裡展示?
Who─作品是針對誰而設計的?
When─設計的時程安排?交稿期限?
How─如何付諸行動?
無論要進行什麼樣的設計,都必須面對如何著手?如何實踐?......等問題,才能讓我們可以得心應手的行動。因此,透過5W1H分析法或是其他不同的思考法,我們可以有效地激發出設計的創造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用以提升在設計過程中思考的流暢度與觀察的敏感度,讓自己在進行設計時能夠思考的更全面。
(二) 個人心得
大學,或許是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做自己的設計的最後階段,讓我們體驗不同的事物,有容許我們出錯的空間,不需要太受限於成本問題,重點是我們自己想做什麼樣的設計,不管是學校安排的作業也好,或是各種比賽的稿件,甚至是休閒時的作品,都能夠經由5W1H分析法了解自己設計的目標,想做的設計,朝什麼方向前進。我想,在這青春的最後階段我應該努力的是深入扎實的打好基礎功,累積自己的作品量,並且透過李講師分享的各個比賽或是社群網站讓世人看到我的作品。
在這次的演講中,李講師跟我們分享設計的創意思考─5W1H分析法,其中包括了:
Why─為什麼要創作?
What─要進行什麼樣的創作?我的主題是什麼?目標是什麼?
Where─作品是要在哪裡展示?
Who─作品是針對誰而設計的?
When─設計的時程安排?交稿期限?
How─如何付諸行動?
無論要進行什麼樣的設計,都必須面對如何著手?如何實踐?......等問題,才能讓我們可以得心應手的行動。因此,透過5W1H分析法或是其他不同的思考法,我們可以有效地激發出設計的創造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用以提升在設計過程中思考的流暢度與觀察的敏感度,讓自己在進行設計時能夠思考的更全面。
(二) 個人心得
大學,或許是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做自己的設計的最後階段,讓我們體驗不同的事物,有容許我們出錯的空間,不需要太受限於成本問題,重點是我們自己想做什麼樣的設計,不管是學校安排的作業也好,或是各種比賽的稿件,甚至是休閒時的作品,都能夠經由5W1H分析法了解自己設計的目標,想做的設計,朝什麼方向前進。我想,在這青春的最後階段我應該努力的是深入扎實的打好基礎功,累積自己的作品量,並且透過李講師分享的各個比賽或是社群網站讓世人看到我的作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