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週 / 20171020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530225 / 李佑芸
(一)演講內容
這次演講的主題為「腦波產品設計」,腦波是人體產生生物電的曲線圖,可以利用它觀測到人的意識或情緒。講師介紹,在2011年時有日本公司開發出了腦波產品,外觀就像貓耳朵一樣,耳朵的角度會隨著使用人的心情產生上揚、下垂等變化。接著提到其實在早期人們便對腦波有了大膽的設想,如2009年拍攝的阿凡達就是以此為主題。而隨著現在科技日新月盛,大家開始探討、開發和腦波有關的產品,像不靠手、只用腦袋操作的VR實境遊戲,或是用腦波傳達腦海文字的程式等,都是現在科技業者熱烈研究的主題。
(二)個人心得
在演講結束後王韋堯老師有提到,目前能透過腦波偵測到人的喜怒哀樂,那未來能不能靠腦波偵測人對美的感受?
我對這個想法很有興趣,因為我之前是全國技能競賽的選手,比賽評分大致分為主、客觀兩種。我所比的職類客觀評分比重較重,作品多以工具測量,數據就擺在那裡,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在設計、服務相關職類多以裁判感受去評分,選手和教練們多少會質疑是否有偏頗問題。像這種國際性的比賽,大家愈來愈講求公平公正,所以我想,要是能開發出探測人的感覺、或是了解人腦內的想法的機器,或許能讓選手、教練們對比賽的結果更加信服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