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週 / 20171003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30324 / 許雅淳

 () 演講內容

人腦無論何時都會放電,產生能量。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人開始研究腦波,研究能否藉由腦波去知曉一個人的想法,也以此做延伸去開發許多有趣的產品。

近期比較知名的AI,慢慢有人對他產生疑問說是否AI會逐漸超越人腦並取代人類,這樣的問題的確值得大眾去思考,AI到底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麼樣的影響?影響是好是壞?相信幾十年後答案會慢慢浮現。但還是有研究團隊持續在鑽研AI,帶領世界走向所謂的高科技時代。



 () 個人心得

我個人偏好使用自己的雙手去執行任何事情,對於「腦袋放電就能達到某些目的」這件事,非常衝擊我的價值觀,明明是我可以使用身體去操作而完成的事,為甚麼要靠外接硬體去實行?我的四肢是擺著好看的嗎?

當然不是說這項科技不好,在某方面是能顧及特定族群,並改善他們的生活的。然而撇開特定族群的部分,我看到的面向是這項技術,會使人類變得愚蠢——生理與心理上的愚蠢,例如講師在課堂上有舉Google眼鏡為例,以我的觀點來看,Google眼鏡是很失敗的發明,一句話「一個鏡框上架著精密儀器」,高中老師曾經提過這項產品的缺點,我也很認同,以下——


現今社會近視的人口越來越多,「戴眼鏡」已經是常態,但可能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所以為了符合大眾需求,誕生了隱形眼鏡。在這樣的前提之下,Google眼鏡的發明沒有對生活有所改善,我已經近視了,為了使用該產品的功能,難道要一次帶兩副眼鏡嗎? 又或者我覺得戴眼鏡不方便,使用隱形眼鏡來取代,還要為了產品功能去使用Google眼鏡,這不是很矛盾很本末倒置嗎。

我想這就是為甚麼此產品一開始銷售不好的原因之一。(不過好像推出了2.0版本)

我並不是有意要反對或否認這項新技術的研發,畢竟也才剛起步,對於像我一樣無法接受新穎觀念的人來說,實在有太多不能理解的部分,我還是會堅持使用自己的雙手,至少目前這一點是不會變的。新技術的研發是為了讓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來,也可能是為了商業利益,不管怎樣,時代在走,環境在變,未來會發生甚麼誰都不知道,有好的轉變? 或引發許多問題? 這也只能讓時間來慢慢說明了。



 (三) 延伸閱讀

Paul Rand說:「運用你的雙手很重要,那正是你與母牛和電腦操作員的不同。」
《想設計》一書中提出身為設計師該有的設計原則,與年輕學子們該去思考的一些問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6 / 陳韋霖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28 / 黃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