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週 / 20171003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30230 / 曾宇涵
- 腦波商品設計 -
嘗試尋找意志力
在這一次的演講中,老實說我一開始相對是沒有抱太大的期待,因為我不認為了解「腦波」和我的人生課題會有多大的關係。
不過事實總會證明我是錯的。
但儘管我抱著相對低的期待,這一位講師給我的感覺是充滿著相當大的熱忱,而且也盡力的想要讓所有學生明白這些知識,老師舉例的品牌包括國內外知名品牌:UNIQLO、FaceBook、NeuroSky、NeuraLink、NeuraBie、ThePiace,其中有很多是跨領域的企業發展,也有很多事我沒聽過的公司,但我相信這些公司未來一定會很快的進入我們的生活。
我第一次接觸到的腦波相關產品是講師第一個介紹的腦波偵測貓耳,在我高中的時候有同學借社團的大家玩,那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了,而那時候那款產品對我不太有吸引力,因為它常常失誤、讀不到腦波,雖然有成功但那時候讓我感覺「好像也就這樣」,沒想到事隔三年,現在的腦波研究已經發展到這樣一個地步了。
而新型態的產品不勝枚舉:腦波相機、UMOOD、用腦波打字、VR相關遊戲、眼鏡腦波儀,這真的讓我有種「做夢都變成真的」的感覺,我相信再過幾年真正的虛擬遊戲機就要上市了,而它一定是出自腦波鹽就相關的企業,那絕對將會是遊戲史上的轉捩類。
其實有一部份讓我很感興趣的是老師提出的問題:人的大腦是怎麼判定「美」的?
這真的是個很深奧的問題,因為我們大腦對「美」的定義時時刻刻在改變,而且是深受到年齡、媒體、同儕和環境的影響,而且其實也和我們的個性有關,那我們究竟要怎麼抓住「美」呢?就現在看來「美」沒有度量衡的,可是我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可能會有,就算是在這個發展多元、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又怎麼去捍衛自己認為的「美」、我們認為的「美」又有多少是受到主流媒體的操控呢,說不定只是被洗腦罷了。
而且現在有很多腦波相關產品是需要設計師來幫忙,讓它可以在害怕未知事物的整個世界存活下去,我第一次發現到這整個產業裡面的商機可大了,雖然看似碰不著邊際,不過盡力跟隨著潮流前進就會有錢進口袋的吧。
2017/10/06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