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週 / 20171003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7 / 林奕芸

(一) 演講內容

以腦波商品設計作為出發,介紹一系列運用大腦的發明,先舉《阿凡達》、《腦波遊戲》等電影述說大腦與電腦聯合的可能性,再以世界各地的多樣商品如:日本UNIQLO的UMOOD、美國NEURALINK的人腦與Ai結合、英國THE PLACE提升Google眼鏡MindRDR的拍照功能等作為實例,而臺灣也以腦波為基礎策劃出圍棋、遙控車、無人機等商品,共舉出多達十幾項商品讓人深入了解其發展與可能,演講尾聲則讓學生實際以腦波進行《FOCUS POCUS》遊戲,增加參與感,也更容易理解腦波的真實運作。

(二) 個人心得

在此次演講前,我對於「腦波」一無所知,儘管看過許多電影,卻從未深入探討,講師以簡單易懂的說法精彩地講解腦波的運用,並相應舉出例子,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美國FACEBOOK的Building 8部門研發的利用腦波打字,儘管我認爲在使用上,手打仍舊比運用腦輕鬆方便,但對於部分行動有困難的人們,這會是個偉大的發明,他們或許無法說話,無法行動,一旦有了這項技術,溝通將不再是問題,能夠表達自己是何等令人歡喜,希望能藉由腦波的運作,幫助更多世上的人,讓這個世界的環境更加完善。

放鬆與專注的腦波是較容易偵測到的腦波,我們可以從講師讓我們體驗的小遊戲中發現,且人類的大腦很複雜,還有許多的腦波尚未研究,儘管如此,我心中仍一直有個疑慮,若人們未來過分依賴科技會如何?人與人的相處是必須的,不論科技如何進步,都不該忘記與人之間的溝通,時代進步固然令人欣喜,但若因此讓人們疏遠,就得不償失了,我們應待時時警惕,不要讓自己也成為科技下的冰冷機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6 / 陳韋霖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28 / 黃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