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週 / 20171003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5 / 王靖蓉
(一) 演講內容
這周演講的主題比較特別,要接紹腦波商品的設計。講師先是舉了好幾個電影作為引導,如阿凡達、腦波遊戲等等,說明人類對這塊未開發的領域充滿幻想和期待,經過科技不斷的進步和努力嘗試之下,也漸漸的開發出很多有關腦波的新功能,像是日本曾經流行一時的「電波貓耳」、把腦波與商業推銷做結合的「UNIQLO腦波測量」,甚至連FACEBOOK都研發出了能夠用腦波打字的功能,講師為我們講解了腦波商品市場的無限可能性。
除了介紹很多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外,講師也提到這些腦波產品有許多都是台灣研發出來的設計,千萬不要小看自家的技術程度,也期許將來我們能再為這塊市場帶來不一樣的新風貌,講師在最後讓我們嘗試了用腦波控制的遊戲,經過感測頭腦不同區塊所發出的能量可以感應到大腦正在處於甚麼情緒,思考甚麼,藉由這樣的機制可以使用腦波操控,對我們來說是新奇又特別的體驗。
(二) 個人心得
科技的進步固然讓人欣喜,但是我認為他並非完全是一件好事,就像這周的主題:腦波感應,他能夠讓不方便講話的人輕鬆傳遞訊息、能夠讓人們不用辛苦打字,但是隨著科技進步速度太快,我想很多社會制度和大眾應該都還沒有準備好,當FACEBOOK宣布他們已經掌握腦波對話技術時,大部分的反應不是「好厲害」,而是「好可怕」,儘管FACEBOOK公司一直強調腦波打字系統只會輸入大腦準備說出的話,大部分人仍不太能接受。這顯然反映出了面對腦波新科技時代,人們都還沒準備好。我相信在將來,腦波的應用會遠比我們想像中多廣泛,但這他也是一個雙面刃,同時帶來了許多未知的問題和危險,而我認為讓這些嶄新的產品為大眾接受,是設計師與工程師共同的挑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