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週 / 20171003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0 / 張雅茜
(一)演講內容
首先以2009年的電影「阿凡達」及今年上映的「腦波遊戲」為整場演講拉開序幕,接著拋出問題-有位企業家提出AI有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若AI這麼厲害,那我們人類該怎麼辦?引導同學們了解現今學者研究腦波的重要性,並簡單介紹腦波的基本知識。
演講主要分享目前研究腦波的公司及其開發產品(如Neurowear 的腦波感應貓耳朵、SIGGRAPH 2017),亦或是較廣為人知的企業Google、UNIQLO、Facebook都已投入相關研究。
後段則是分享台灣或亞洲幾個有關腦波開發的成果,並帶領學生體驗「用腦玩遊戲」的困難與否。
若「透過腦波就能了解對方在想些什麼」這件事成功了,大概會有非常多牴觸倫理的部分,就和當初複製羊桃莉的產生引起軒然大波一樣,想必又是一場科學進步與人倫之間的拉扯。
再者,曾有人這麼說過:「我們這一代其實很可憐,電子化的發明與設計大量地替代了許多紙本記錄,讀書時有電子書,信件或通訊又email取代,記帳與寫日記時也有手機app。這些缺少的紙本記錄,將會造成未來人類研究現今歷史時,嚴重缺少這些重要的考古來源。能想像嗎?若是腦波傳遞訊息的發明成功了,人們將會更少使用文字,百年後說不定文字會成為過去,這是非常可怕的現象;再者,若透過腦波傳遞訊息時,接收到什麼不該得到的資訊,紛爭將會頻繁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腦波研究或許使用在植物人的想法傳遞或是行動上非常有幫助,但我認為不該過分擴展其功能性(例如利用腦波與機器人結合,提升為半機器人的形態),而有違道德與倫理規範。
(三)加分題
Q:感覺「用想像的」需要非常大的專注力,那如果專注到覺得疲乏之時,操作的產品會馬上失去功能嗎(比如腦波直升機直接掉落地面上)?
A:這些都是可以用程式去做調整的哦!比如將落至地面的速度放慢,或是將偵測腦波的強度減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