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週 / 20171003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38 / 吳培維
腦波商品設計 感知互動實驗室
(一)演講內容
(一)演講內容
大腦不同的區域,控制不同的部分,在科技高速的進步之下,人們竟然能夠利用各種儀器,傳遞腦波來進行相關指令。
例如:
NEUROWEAR 腦波感應貓耳
利用腦波控制頭頂上的「貓耳」來表達心情
NEUROWEAR 腦波相機記錄感動時刻
偵測腦波來啟動相機記錄下感動的時刻
Facebook Building 8腦波溝通技術
在手指敲擊鍵盤之前 就能從腦波中解碼 得知接下來想要表達的語意
其他甚至是TESLA、SIGGRAPH 2017..等等
利用各種不同載具,例如:HTC VIVE、Google Glasses...等等,而在台灣也有相關的發展,台南大學、交通大學與美國的團隊合作的「腦波圍棋」,而NEUROSKY神念科技也是台灣重要的相關產業廠商。
(二)個人心得
腦波,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一個虛幻而縹緲的事物,一個意念、一個想法...等等,都是經由頭腦來傳送資訊和指令,控制身體的其他部位完成指令,但如果把相關資訊,在身體動作之前,就能夠表達出來,甚至利用各種媒材完成,那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這不僅僅是使人類生活更方便,更能幫助身體有殘疾的人們,運用腦波就能夠完成事物,這跟設計的最初理念是相同的,「讓世界更美好」,當然這背後牽涉到了各種議題,也存在著許多爭議,但是在科技的發展之下,終究能夠尋找出科技與人類的平衡狀態的。
(二)個人心得
腦波,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一個虛幻而縹緲的事物,一個意念、一個想法...等等,都是經由頭腦來傳送資訊和指令,控制身體的其他部位完成指令,但如果把相關資訊,在身體動作之前,就能夠表達出來,甚至利用各種媒材完成,那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這不僅僅是使人類生活更方便,更能幫助身體有殘疾的人們,運用腦波就能夠完成事物,這跟設計的最初理念是相同的,「讓世界更美好」,當然這背後牽涉到了各種議題,也存在著許多爭議,但是在科技的發展之下,終究能夠尋找出科技與人類的平衡狀態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