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週 / 20171003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28 / 黃觀如

(演講內容

其實腦波感知設計早在電影裡就有類似概念出現(例:阿凡達、腦波遊戲),這些在以往看似不可能存在的高科技,其實在現今生活中已開始蓬勃發展!不論是用在應用軟體還是遊戲產業。但在硬體設備的美觀性和方便使用性,還有再設計的空間,也更促進工設和腦波感知設計的結合。
例如NEUROWEAR公司在2011年設計的「貓耳」,透過感應腦波來偵測使用者的心情,也許實用性不高,但卻成功吸引大眾目光;Facebook成立的研究部門Building 8,研究如何使用腦波感知技術電腦便能自動打字,輸入使用者所思所想,提高溝通效率,也消除長時間打字的疲勞;UNIQLO推出的UMOOD,替眾多消費者在猶豫不決,不知該下手哪件服飾好時,有了快速又能準確明白心意的解決方式。一般民眾對腦波感知設計的仍是一知半解,但隨著技術越來越發達,與日常生活更加貼近之時,這項設計將不再陌生。


(個人心得

正如老師所說,除了學習設計的相關知識外,也能將自己的學習範圍跨越到不同領域,來精進其他方面的專長。講師所提供的腦波感知設計公司是我從未聽聞的,但透過影片的介紹和講師的補充,引起了我的興趣,也讓我提醒自己:世界變化的速度太快了!如果不讓自己盡量對新知有一定的認識,不只是科技上或社會議題上,很快便會被社會變遷拉著走,亦或是淘汰。在腦波感知設計更加便利且通行之前,得先提高自己的專注力,好讓腦波維持在最佳狀態呢!
先前在國家地理頻道觀賞過講述人工智慧的節目,節目中提到,以後會有非常逼真近似人類的機器人成為頂客家庭的子女,但要怎麼使人工智慧機器人擁有豐沛的情感表達,將會是一大難題。聽完這次的演講我不禁想道:如果能將腦波感知連接人工智慧,有沒有可能讓機器人透過最直接的方式了人類的情緒變化呢?這一切科技的發展仍有無限可能!


(加分題[延伸閱讀]

17歲少年自製腦波控制機械手臂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6 / 陳韋霖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28 / 黃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