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33 / 游若妍
(一)演講內容
搞清楚自己為何要創作,創作的目的、方法、對象、時間、如何動手,即是形而上到形而下的過程。
這一次主要在講述作品的零到有,我認為就是強調我們需要完成的是一個作品,而非作業,把每一次課堂作業都完成得像作品,可以用這個作品去參加比賽,講師給了許多關於比賽或是資料方面的資訊,我們需要先為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再來就是計畫以及時間表,而一開始目標的概念深度很重要。
李杰庭講師延續了上一週的核心想法,有一點變化的是我們可以多一點實驗性的事,以及想做什麼就去試,跳脫「合理」,運用藝術性加上執行性,不給自己設限,多學多看多做,為了給自己更多歷練。當然知道了這麼多,MAKE IT才是關鍵 -- 「沒有什麼事情是隨機的,一切都是有根據的。」
另外還講了參與比賽得獎的幫助,那是一種公信力,但比起那些更重要的仍然還是作品的完成度,多參加多增加自己的機運,即使沒有獲獎也該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任。
(二)個人心得
「你對作品付出多少,他就回饋多少給你,作品是不說謊的。」
高中時老師對我說過這句話,總是可以讓我回味很久。動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一直去想什麼是自己該堅持去做而且要拿出百分百甚至超過的動力去完成,告訴自己去完成一些不凡的事,當我們正在做一件與眾不同的事,就代表我們正朝著不凡邁進,設計對我來說也有這樣的意涵。
每一個作業都認真去想,不為了完成作業不為了敷衍,去記住每一個動作,去運用過往學過的技巧,我學了很多東西,也許就只是為了以後完成每個作品而需要那其中一個,即使是這麼小的機率也好,都可以成為學習的動力。
搞清楚自己為何要創作,創作的目的、方法、對象、時間、如何動手,即是形而上到形而下的過程。
這一次主要在講述作品的零到有,我認為就是強調我們需要完成的是一個作品,而非作業,把每一次課堂作業都完成得像作品,可以用這個作品去參加比賽,講師給了許多關於比賽或是資料方面的資訊,我們需要先為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再來就是計畫以及時間表,而一開始目標的概念深度很重要。
李杰庭講師延續了上一週的核心想法,有一點變化的是我們可以多一點實驗性的事,以及想做什麼就去試,跳脫「合理」,運用藝術性加上執行性,不給自己設限,多學多看多做,為了給自己更多歷練。當然知道了這麼多,MAKE IT才是關鍵 -- 「沒有什麼事情是隨機的,一切都是有根據的。」
另外還講了參與比賽得獎的幫助,那是一種公信力,但比起那些更重要的仍然還是作品的完成度,多參加多增加自己的機運,即使沒有獲獎也該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任。
(二)個人心得
「你對作品付出多少,他就回饋多少給你,作品是不說謊的。」
高中時老師對我說過這句話,總是可以讓我回味很久。動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一直去想什麼是自己該堅持去做而且要拿出百分百甚至超過的動力去完成,告訴自己去完成一些不凡的事,當我們正在做一件與眾不同的事,就代表我們正朝著不凡邁進,設計對我來說也有這樣的意涵。
每一個作業都認真去想,不為了完成作業不為了敷衍,去記住每一個動作,去運用過往學過的技巧,我學了很多東西,也許就只是為了以後完成每個作品而需要那其中一個,即使是這麼小的機率也好,都可以成為學習的動力。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