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週/20171003/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B10610137/潘慧耘
(一) 演講內容
這次講師講到腦波設計,提到腦波設計就像電腦與大腦的連結一樣。因為大腦24小時從未停止放電,所以由機械接受電波並產生一連串的反應。這種看似新穎的設計其實已經被開發多年了,從日本Neuro wear到Facebook旗下的公司Building 8,各國都在研發與腦波相關的產品。其實就連台灣的神念科技也在著手進行開發。其實腦波設計的運用可以非常的廣泛,從由腦波幫你選衣服、下圍棋、用腦波玩VR到可以像用念力般控制機器人移動,這些研發讓人類的技術更上一層。講師也提到部分人會擔心未來人腦會不會也被電腦取代,也跟我們提到有公司開發出半機械式的AI,與大腦連接上讓人腦操控電腦。也說到關於腦波設計,除了output外也能input,也就是透過微小的電流刺激大腦訓練大腦能力。最後也讓我們體驗腦波設計的一款遊戲。
(二) 個人心得
一般說到腦波我通常只會想到搞笑電視節目裡的測謊機,讓人們戴上大大的頭盔還連了幾條線。但聽到這次演講後,我對腦波更加認識,也對腦波設計感到非常驚訝。這種看似很機械、電子的東西,沒想到其實與設計大有相關,它可以與很多事物相互連結。甚至未來可以把心裡所想的變成一段影片或是以畫呈現,但可能造成思想被他人窺探或是許多行業被此取代。腦波設計充滿著廣大的可能性,也充滿著各種危險。但很明顯的人已經朝著以大腦為主的發展了,思想成為人人最重要的東西。因為人人的想法不同,這種獨特性不禁讓我想把腦波與情節遊戲結合,不僅僅的只是以放鬆或專注的腦波來控制,更可以依照人類各種情緒所發出的腦波來控制角色,使遊戲內的情節走向更加多元更不一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