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1 / 鍾秉紘

() 演講內容

  這次的演講內容牽涉到相當多的層面,內容也相當的豐富,但我認為主旨都圍繞在「我們要如何地展示作品」。

  講師一開始便提到我們可以在「Behance」或是其他平台秀出自己的作品,一方面容易讓人發現你,另一方面則是可以督促自己在每一次的創作上都認真對待,將每一個作業都當成未來可以展示給別人看的創作。


  那在後續的部分也提到講師在做設計的5W1H
  Why:為什麼要做設計?
可能是為了工作或是當個SOHO族或是為了名譽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我們做設計的理由,那身為一個設計師,隨時都要有作品可以展示出來,因此我們必須要「大一時就開始構思我們的作品集」,內容可以包含
      作品 95%
      裡頭的作品可以透過「課堂作業」「競賽」來累積。
      簡歷 4.5%
      自傳 0.5%
  What:你想做甚麼?
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先問問自己喜歡做甚麼。畢竟做設計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此對於自己的設計有熱忱是相當重要的,最後要能夠「喜歡自己的作品」。不僅是講師、有許多前輩老師們都有提到,做設計的初期是很容易需要付出成本的,因此,我認為喜歡自己的作品是有必要的。
  Where:要在哪裡秀出你的作品?
這點講師提到,在現今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要展示或閱覽作品都是相當方便的,在任何平台大至Behance小至到instagram都有可能讓別人看到你的作品。
  Who:誰是你的服務對象?
在上次李尉郎講師也有提到,做設計必須跳出自我陶醉的區域,若是比賽,就去研究評審以往喜歡的風格及內容;若是客人就得依照不同屬性的人對應不同的作品。也再次地應證「服務能力」對於設計師的重要性。
  When:甚麼時候截止?
這點即是所有人應該具備的素質,不管是比賽還是作業或是工作,在期限之內完成是對別人的責任,也是對作品的一種尊重。我想就不必多加贅述了!
  How:如何得獎,如何得到目標?
這點牽涉到上述的5W外也牽涉到「效果&花費」,必須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最後講師總結提到:「不要做作品集時才發現根本沒有一件可看的作品,也不要太理性,多看看實踐大學的作品,多去實驗以及嘗試。」其實還補充了許多可以找到好作品的網站或是一些小經驗的分享,這邊我也不多加贅述了。

() 個人心得

  這次講師的內容分享提供了相當多「實務」部分的經驗,和上次的演講是相輔相成的,其中令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最後說的那句話「不要做作品集時才發現根本沒有一件可看的作品」,以往我做作業的心態可能是有做即可,或許也只是用來應付老師,達到標準後便不再思考怎麼進步。
  然而,若停止思考後做出來的作品勢必會缺乏靈魂,連自己都感動不了的話,更不可能觸及別人的。因此我也效仿老師提供的方法,以後將每次的作品都會在Behance上呈現,並且不斷地向前。


() 加分題

  下課後有詢問老師「在輸出時該怎麼選擇輸出的廠商以及處理過程中的細項」
那老師是回答說會有一個叫做「印刷業務」的人,處理你與輸出店之間的適宜,當設計師設計完的作品,可以交給印刷業務去和輸出店協商,以達到自己要的效果。
  當然,如果是學生比較沒有錢請印刷業務的話,當然自己就得辛苦一點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6 / 陳韋霖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28 / 黃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