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37 / 潘慧耘

() 演講內容

「創作可以是有邏輯的」,講師以自身經驗建議我們大一新生在未來四年要如何增進。同時讓競賽跟作業合併形成某項作品的主要目標,在做作業的同時也在為競賽作準備,不僅往後作品集可以放置,也同時在檢視自己的 能力是否增進。
講師說到5W1H法告訴我們如何達到目標。首先是「why」,為了什麼而做設計?可以是金錢可以是人生目標。再來是「what」,做什麼樣子的設計 ?是包裝嗎?或是海報設計。再者,是「where」,作品也要有個平台能讓人看到,否則即使再好也只是浪費。「who」,誰是這項作品的客戶或評審?他們偏好什麼樣子的風格?「when」,截止日是何時?還有後續作業所花的時間,這都是得一一估算的,一旦時間過了就是取消參賽資格。這五樣形成了共同的「目標」,而最後的「how」也就是效果跟成本間的衡量。
另外講師提到了幾點,例如:攝影佔了作品很大的比重,好的攝影讓作品在作品集裡看起來更加分。還有在初學的過程中「抄」這件事很重要,因為模仿是學習的過程,臨摹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到不同設計師的手法以及為什麼這麼做的涵義。講師也提供了很多網站可以讓我們瀏覽他人的作品或甚至將自己的作品放上去。最後,最重要的仍然是作品本身,它決定了一切的好壞。

() 個人心得

講師提到可以在大一時做作品集,大三的時候再做一次。其實這項用意除了可以檢視自己的實力以外,還可以激勵自己在學期內做出相當量且滿意的作品。以及「抄」這件事,我覺得這兩項是我會非常想要嘗試的方法。之前曾聽過一位設計師的講座,他說他把誠品裡的廣告海報照著「抄」一次,然後再做一份自己設計的版本。在這樣大量的練習下進步會很迅速,同時也累積許多作品。再聽到這次講師的內容,我不禁把兩者結合在一起。大一是個要廣泛學習增廣視野的時期,如果同時也能訓練到技巧的話是再好不過了,聽完這次演講也許我也能從其中找到方法,例如看展覽時發現到好看的DM可以將它「抄」一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6 / 陳韋霖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28 / 黃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