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17 / 廖予瑄
(一)演講內容
如何創作?All you need is ignorance and confidence.
保持自信是創作的一大關鍵。
而設計可以由邏輯與策略層面切入,不一定要很天馬行空。
李杰庭學長告訴我們創作可以由5W&1H的方法切入
WHY為何要創作?
找一個自己創作的理由,可以提升自己創作的原動力。
可以是為了
‧賺錢
‧自由創作
‧工作
‧名譽>>證明台灣有很棒的設計
越早開始做作品集越好,反映自己做過的事,檢視自己調整自己方向
>>每年做一次,可以從經驗中學習。
作品集
‧自傳0.5%
‧履歷4.5%
‧作品95%
作品來源
>>課堂作業、競賽
競賽要自發性參與,可以結合作業與競賽。
WHAT我想做什麼?
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最重要的是自己想成為怎樣的設計師。
若只是想做藝術性的創作也沒有關係,但是要讓人有前所未見的感覺。
WHERE在哪裡銷售?在哪裡創作?
可以嘗試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網路上,當個檢視自己的利器,與訓練自己的膽量。
pin/behance/ffffound/dieline/dribbble/tumblr/twitter/design milk/issuu 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平台。
重要的是,英文要學好,受眾才會多。
WHO誰是你的客戶?誰是評審?他們喜歡怎樣的風格?
先了解他們的喜好,是前進的一大步。可以從歷年得獎作品觀察到評審的喜好。
WHEN期限?什麼時候該跑設計流程?競賽流程、時間?
若要參加比賽,日程需要非常了解,才不會錯失機會。
HOW我要怎麼做這個作品?
有目標就會有方法,先為自己設個目標。
效果跟成本成正比,若要效果好可能成本支出就會高。
而最後,
”Nothing is random, nor will anything ever be.“
沒有東西是隨機的,設計可以是邏輯跟策略。
(二)個人心得
今天聽了學長的演講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有人可以很勇敢地將自己的作品放到分享的平台上而被發掘,有人有大量的經驗可以不斷精進的自己,又有人靠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是我能跟他人一樣有過人的勇氣與能力做到這些事嗎?
我知道現在的我是無法做到的。
每當聽完一個演講,總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也讓我知道其實創作的人,做重要的就是自信,一個衝勁。今天詢問了一個創作人,他告訴我當初的他也是傻傻的做,一直在往前衝,等到他回頭,就在這了。我期許自己能踏上他的腳步,擁有他那一心想做好的勇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