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週 / 20170919 / 李尉郎講師演講心得 / B10630339 / 陳御如
(一) 演講內容
講師一開始闡述藝術與設計的差別,說明設計是需要具備溝通的性質,並且透過適當的載具,讓大眾明白設計師所要傳達的想法。因此,我們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我膨脹,必須培養觀察的心眼。
另外講師提到「出其不意卻合情合理」的設計,以「認知上的反差」為著重點,利用反向邏輯思考尋找破題點,跳脫既有的框架,在大眾產生視覺或心理上的衝擊的同時,能夠將設計者的想法有效的傳達給人們。在設計過程中必須不斷的實驗,並且透過市調了解大眾的看法。因為假使設計出的作品沒有亮點與大眾產生共鳴,便不能說是一個良好的設計。
(二) 個人心得
在這場演講中,講師提供了許多設計的方法,像是製造認知上的反差以及位置的改變,還有儀式的執行......等,也舉出了很多反向邏輯思考的例子,不管是米粒耳墜或是木製檯燈還是情侶裝的袖口設計都是「出其不意卻合情合理」,我覺得能夠透過設計與觀察讓作品擁有特別的意義,帶給人們驚喜並且能夠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是一件非常迷人的事。期望自己未來在設計的路上能夠勇於嘗試,在不斷實驗中仍能保持樂觀的態度。縱使過程也許苦惱,最後的作品或許不盡人意,也不難過,因為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收穫,也是一種成長。
講師一開始闡述藝術與設計的差別,說明設計是需要具備溝通的性質,並且透過適當的載具,讓大眾明白設計師所要傳達的想法。因此,我們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我膨脹,必須培養觀察的心眼。
另外講師提到「出其不意卻合情合理」的設計,以「認知上的反差」為著重點,利用反向邏輯思考尋找破題點,跳脫既有的框架,在大眾產生視覺或心理上的衝擊的同時,能夠將設計者的想法有效的傳達給人們。在設計過程中必須不斷的實驗,並且透過市調了解大眾的看法。因為假使設計出的作品沒有亮點與大眾產生共鳴,便不能說是一個良好的設計。
(二) 個人心得
在這場演講中,講師提供了許多設計的方法,像是製造認知上的反差以及位置的改變,還有儀式的執行......等,也舉出了很多反向邏輯思考的例子,不管是米粒耳墜或是木製檯燈還是情侶裝的袖口設計都是「出其不意卻合情合理」,我覺得能夠透過設計與觀察讓作品擁有特別的意義,帶給人們驚喜並且能夠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是一件非常迷人的事。期望自己未來在設計的路上能夠勇於嘗試,在不斷實驗中仍能保持樂觀的態度。縱使過程也許苦惱,最後的作品或許不盡人意,也不難過,因為我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收穫,也是一種成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