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週 / 20170919 / 李尉郎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34 / 徐苡庭
(一) 演講內容
1.「設計的藝術之間的差異越來越近」:以往我們對於設計或藝術都會有固有的想法:像是設計是受限制的、不自由的、商業的;藝術是自由的、感性的……等。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設計師透過自己的作品傳達內心的想法與感觸,藝術作品也多了許多商業渠道可以販售,例如文創產業…… 等,而這些現象也使的設計與藝術的性質越來越靠近。
2.「設計=溝通」:設計的目的就是透過作品精確地傳達正確的資訊,而每個設計作品本身的資訊乘載量是有限制的,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傳達出最多的資訊,是身為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學會的事。
3.「溝通的對象不只是人,還有一般大眾」:做設計不可以陷入只有設計人才懂的小圈子裡,畢竟產品販售的對象是一般大眾。即使客戶沒有學過設計,還是要傾聽客戶的想法,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才有辦法讓自己作品的意涵精確傳達到對方的心裡。
4.「設計的面向很大,但是可以從小地方著手」:一點點小地方的改變都可能會是令人驚奇的創意,不需要試圖做的很大很大,否則反而會失去設計的重點。
5.「勇於實驗和嘗試」:做設計一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或是想出前所未有的新奇想法。而將這些想法實踐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大大小小的困難,這些都需要不斷的實驗、嘗試,找出問題並勇於克服,最終才能完成良好的設計作品。
6.「出奇不意,卻又合情合理」:如果一個設計表達得太過直白,容易失去創意而落於俗套;而一個設計如果表達得太過艱深,反而容易使觀賞者或使用者遭遇理解上的困難,失去設計本來的目的。把表達的創意跟意義的比例拿捏精準,讓兩者各占50%,既不會艱澀難懂、也不會原來的失去創意,如此一來就可以達到「出奇不意又合情合理」的效果。
而如何將兩者的比例調整到50%呢?講師提供了一些方向:(1)運用反向思考:將第一個冒出的想法砍掉,因為第一個想法通常是最直覺、也是最容易跟大眾相同的,如果選用第一個想法做設計,有可能會無法造成出奇不意的效果。(2)認知上的反差:善用認知上的反差,像是大與小的反差、材質的反差等,將大眾最熟悉的事物以不同的風貌呈現,也能造成出奇不易又合情合理的效果,例:木紋的面紙盒。(3)兩個不同事物的結合:這裡講師舉了許多例子,像是米+耳環、牙齒+馬克杯、浴巾+口袋……等,將日常生活的用品結合不同的東西,產了新的創意,更是典型的「出奇不意,卻又合情合理」。
(二) 個人心得
6.「出奇不意,卻又合情合理」:如果一個設計表達得太過直白,容易失去創意而落於俗套;而一個設計如果表達得太過艱深,反而容易使觀賞者或使用者遭遇理解上的困難,失去設計本來的目的。把表達的創意跟意義的比例拿捏精準,讓兩者各占50%,既不會艱澀難懂、也不會原來的失去創意,如此一來就可以達到「出奇不意又合情合理」的效果。
而如何將兩者的比例調整到50%呢?講師提供了一些方向:(1)運用反向思考:將第一個冒出的想法砍掉,因為第一個想法通常是最直覺、也是最容易跟大眾相同的,如果選用第一個想法做設計,有可能會無法造成出奇不意的效果。(2)認知上的反差:善用認知上的反差,像是大與小的反差、材質的反差等,將大眾最熟悉的事物以不同的風貌呈現,也能造成出奇不易又合情合理的效果,例:木紋的面紙盒。(3)兩個不同事物的結合:這裡講師舉了許多例子,像是米+耳環、牙齒+馬克杯、浴巾+口袋……等,將日常生活的用品結合不同的東西,產了新的創意,更是典型的「出奇不意,卻又合情合理」。
(二) 個人心得
我在思考與創意的方面經常會遭遇困難而卡住,因為我不知道要如何發想、往什麼地方發想創意。而這場演講提供了我們一個重要的準則「出奇不意卻又合情合理」,以及幾個大概需要的方向。讓我日後再發想靈感的時候有了依據,比較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亂思考,不知道"創意"從何而來、也不知道發想到什麼地步才足夠,導致作品沒有足夠的表達力。
而勇於嘗試與實驗這一點對我來說也很重要,因為我是缺乏往前踏出去的勇氣的人。但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不去做任何新的嘗試,這樣作品的深度和廣度容易有所不足。多去嘗試新的事物、學習新的知識,才能增加作品的內涵,進而提高作品的價值,才賺得到錢餓不死人,畢竟對於商設而言商業利益是很重要的。
這次演講讓我受益匪淺,期望未來在設計的時候能夠運用到演講所述的內容,完成「出奇不意卻又合情合理」的良好設計。
這次演講讓我受益匪淺,期望未來在設計的時候能夠運用到演講所述的內容,完成「出奇不意卻又合情合理」的良好設計。
(三) 加分題 : 提問與答覆 或 延伸閱讀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Q6AE1gFWA
內有一些把玩具跟日用品作結合、或是把日常小物件組裝結合成新物品的例子,覺得很新奇而且出奇不意。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Q6AE1gFWA
內有一些把玩具跟日用品作結合、或是把日常小物件組裝結合成新物品的例子,覺得很新奇而且出奇不意。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