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週 / 20170919 / 李尉郎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30 / 林淑萍
(一) 演講內容
一開始老師用如何做出一個好的設計開始破題,他提到必須「出奇不意卻又合情合理」。出奇不意是很簡單的,但合情合理卻是困難的,必須思考要利用什麼方法,將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物順利地傳達給接收者(觀眾、使用者)。並提到,身為設計師,要面對的人卻並不只是設計師,或是學過設計的人,現實是,大部分都是屬於「非設計」的族群,也就是沒有學過設計這門課程的人,這也使我們必須更加地努力,找尋順利傳達出理念的方法。
接著老師提到了有關於發想的方式。「設計面向大,但著手的地方可以很小」,例如材質或位置。只要改變一些固有的觀念,造成認知上的反差,就可以輕鬆達到「出奇不意」的效果,例如發光的木頭(檯燈)。再來老師提到了他做的很多實驗性設計,像是氁皮的衛生紙盒、米粒耳環、牙齒杯等,並強調了不斷重複實驗以及做市調的重要性。以及提出現代設計和藝術越來越接近的看法,精神層面及說故事的力量逐漸大於了產品實用性,像是連袖衣(剪開獨一無二的裂痕)或是手搖杯和茶道的差異。
(二) 個人心得
當老師一打開PPT,上面佈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最讓我在意的是耳機的一邊是鉛筆上的橡皮擦,一邊是鉛筆筆尖,這款耳機好可愛,戴著出門的話一定超吸睛的。然後100% 純污水製冰所我一開始看到也超有興趣的,沒想到是指導老師嗎!(以上小小的題外話)
對於出奇不意卻合情合理這句話,老師用「三秒鐘畫圖」這個小活動帶領我們了解,大部分人的基礎認知,以及要打破那些認知的設計使命。要不同於他人,又要讓絕大多數的人理解,說起來好簡單但做起來好難啊,我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處在老師說的「這怎麼不是我想到!」狀態的人,現階段要突破這個點似乎還需要一些力氣破殼,但我想處於這滿滿設計味的學校裡,應該很快就能找到這條小路的。
(三) 加分題 : 提問與答覆 或 延伸閱讀
來寫其他人問的問題。
關於歸檔:這是很重要的,如果可以的話請養成習慣整理,出名的時候很好用的!
關於發想;重要的是問題的切入點,破題的時候必須反向思考,一定要把第一個答案給去掉,多多思考、實驗,會得到很不一樣的結果。
一開始老師用如何做出一個好的設計開始破題,他提到必須「出奇不意卻又合情合理」。出奇不意是很簡單的,但合情合理卻是困難的,必須思考要利用什麼方法,將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物順利地傳達給接收者(觀眾、使用者)。並提到,身為設計師,要面對的人卻並不只是設計師,或是學過設計的人,現實是,大部分都是屬於「非設計」的族群,也就是沒有學過設計這門課程的人,這也使我們必須更加地努力,找尋順利傳達出理念的方法。
接著老師提到了有關於發想的方式。「設計面向大,但著手的地方可以很小」,例如材質或位置。只要改變一些固有的觀念,造成認知上的反差,就可以輕鬆達到「出奇不意」的效果,例如發光的木頭(檯燈)。再來老師提到了他做的很多實驗性設計,像是氁皮的衛生紙盒、米粒耳環、牙齒杯等,並強調了不斷重複實驗以及做市調的重要性。以及提出現代設計和藝術越來越接近的看法,精神層面及說故事的力量逐漸大於了產品實用性,像是連袖衣(剪開獨一無二的裂痕)或是手搖杯和茶道的差異。
(二) 個人心得
當老師一打開PPT,上面佈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最讓我在意的是耳機的一邊是鉛筆上的橡皮擦,一邊是鉛筆筆尖,這款耳機好可愛,戴著出門的話一定超吸睛的。然後100% 純污水製冰所我一開始看到也超有興趣的,沒想到是指導老師嗎!(以上小小的題外話)
對於出奇不意卻合情合理這句話,老師用「三秒鐘畫圖」這個小活動帶領我們了解,大部分人的基礎認知,以及要打破那些認知的設計使命。要不同於他人,又要讓絕大多數的人理解,說起來好簡單但做起來好難啊,我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處在老師說的「這怎麼不是我想到!」狀態的人,現階段要突破這個點似乎還需要一些力氣破殼,但我想處於這滿滿設計味的學校裡,應該很快就能找到這條小路的。
(三) 加分題 : 提問與答覆 或 延伸閱讀
來寫其他人問的問題。
關於歸檔:這是很重要的,如果可以的話請養成習慣整理,出名的時候很好用的!
關於發想;重要的是問題的切入點,破題的時候必須反向思考,一定要把第一個答案給去掉,多多思考、實驗,會得到很不一樣的結果。
△附上隨堂筆記△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