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週 / 20170919 / 李尉郎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08 / 朱恩祈
(一)演講內容
好的設計要能夠「出其不意卻合情合理」,如果在三秒內要畫出「房子」或「水果」,幾乎有八成的人按照第一直覺畫出來的都是極為類似的圖形,這樣非常「合情合理」卻完全沒有「出其不意」,雖然非常明瞭易懂卻無法留下深刻的印象。
設計的目的在於透過作品精確傳達理念。不同的產品(載體)有不同的資訊乘載量,如何選擇正確的載體,經由正確的途徑讓自身欲傳達的意義與他人認知產生足夠交集是設計者所需掌握的能力。因此也必須確實地了解,設計所傳達的對象是廣泛的大眾族群,並非僅有設計圈內的族群,不同的文化背景、年齡性別和生活圈都會型塑不同的審美觀及價值觀。
為了做出好的設計,「實驗」是十分重要的一環。由小地方出發,試著創造出「出其不意」的效果,藉著認知上的反差、改變位置屬性、由材質建立連結或觀察人類行為習慣... ...經過各種嘗試與改進之後由客群回饋了解怎樣的設計是成功做到「出其不意卻合情合理」的,藉由這樣的實驗過程我們可以慢慢懂得如何掌握「出其不意」和「合情合理」之間的平衡。
(二)個人心得
比起單純的教導,講師透過分享的方式引導同學思考設計師的任務,更能深入吸收,收穫良多。核心重點「出其不意卻合情合理」是我們要積極掌握的目標,就像第一周課程中所提到的,設法從Direct到Implied,才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好的設計作品。
設計上的挑戰之一便是了解客群的觀點,呼應對方的審美而非沉浸於自身的美感之中,就像之前課堂上所提及的,我們必須跳脫自己的年齡層、自己的生活圈,試著去了解客戶群體的價值觀。
人們總習慣揀選自己所喜愛的事物,忽略多元的可能,未來我勢必要學會更加敞開,多去了解不同的觀點,傾聽不同的意見。同時在思考一個主題時,要學會單純直覺以外的思考,試著激發更多微妙的可能性,找出「出其不意」又能輕鬆被了解,令人會心一笑的元素。
(三)加分題
美的演化論A Darwinian theory of beauty | Denis Dutton
提供一種有趣的、不同的觀點。即便美會經過後天學習與培養改變成為一種主觀感受,但是也有一些美是存在於本質裡的一種共通美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