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週 / 20170919 / 李尉郎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15 / 李佳諭
(一) 演講內容
李尉郎老師在演講一開始便提到,設計與藝術的界線。
「設計」不能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與設計師溝通,更與非設計者進行交流。
「出奇不意卻合情合理」兩者缺一而不可,設計若只有特殊浮華的外型構造而不具備實質的功能,便是無用的設計。因此,要達到兩者兼具我們必須透過不斷的思考及實驗,創造認知上的反差,更重要的是選對實驗的方法。從樹皮面紙盒這個例子中,可以清楚看見實驗的功用,無論是外觀或材質都經過不斷更替的過程,最後的產品才能展現出其最大的質與量。
然而,現代許多設計已經跳脫「功能」的限制,他們講究的是「儀式」的神聖,過程能夠真正創造出價值。結合「意義」及「載具」,使設計師本身的思想與初衷成功地流淌進大眾的心裡。
(二) 個人心得
我很認同老師的部分觀點,設計帶有商業的色彩,需要考量可行性的問題。並且設計的層面很廣,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無法將自己定位在一個特定而獨立的點上,如同站在一片汪洋中一般。這樣的演講讓我能夠摸到黑暗中的一點方向,不想再用華麗的包裝去掩飾其中的空洞,未來的每個時候都會記得,反向思考及不畏艱辛的實驗,用這樣的態度來看待我的所有創作。
這個禮拜二早晨,我似乎又成長了不少,感覺真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