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週 / 20170919 / 李尉郎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33 / 游若妍

作業撰寫內容:


 () 演講內容
  
       物品的材質與造型是我們要去探討的,設計需要有明確的溝通,即便我們的溝通族群是一些不懂設計的人,我們要清楚篩選想表達的資訊量,除了簡單明瞭以外,可以藉由產生認知上的反差使人印象深刻,也就是逆向思考法,其優點不只是加強印象,更讓我們以不同角度敘述故事,以及設計上的出發點必須有變化,突破盲點,找出一個讓大家廣為接受卻又能嘖嘖稱奇的意想不到,可以輕鬆快樂地打破現實考量。
       除了上述單指產品的創意,另一個層面就是精神,要有心靈上的特別,給予附加心理價值,尤其越面對無靈魂的產品要透過一種「儀式」也稱「氛圍」,給予更高價值。
      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載具,並且清楚傳達共同認知,就像寫一篇作文,找到特殊破題點,必須以不同的視野,讓自己與眾不同。



 (
) 個人心得
  
在我高中時,也聆聽過很多位設計講師不同的觀點,但我都在這之中找到一切的共同點,便是「趣味」-- form follow fun.
設計人不只需要打開耳朵接收大眾訊息,我們更需要把腦子翻面或是把一條路走得不一樣,如何變成一件有趣的事,這點我從以前就思考到現在,我常常在感受生活中的會心一笑,比如近期秋天到來,看著落葉讓我想起一位日本設計師酒井洋輔的金飾品,他用顏料把金飾畫成葉片,徐徐如生,其創意點就是日本有「櫻花雨」,每當櫻花花瓣掉在人們頭上,大家都會說,「誒?你頭上有花瓣!」當初這個想法就讓我很深刻,我覺得所謂設計的趣味點,就只是把平常我們熟悉的兩件事物加以連結,在我心裡的設計,更偏向與精神方面的療癒而非物體的實際使用,好比情侶裝那個世上僅有一件可以與我相合的概念,實在讓我深深感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6 / 陳韋霖

第3週 / 20170926 / 李杰庭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28 / 黃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