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第4週 / 20171003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30003 / 林怡嘉

(一)演講內容   這次的主題是腦波產品設計,是配合著現今新興的腦波相關科技所發想的設計,腦波是人們腦細胞活動時所形成的波動,而科技的進步使我們觀測到這些波動。而近年來許多公司也致力發展相關的產品,上課中講師提到了需多例子,例如情緒感應貓耳、自動記錄心動時刻的錄影裝置、腦波控制的飛行器,顯示了腦波無限的可能與潛力。另外也有對應著腦波而開發出的電腦遊戲,可以藉感應專注力或放鬆程度來控制,設計了像哈利波特騎掃帚、巫師魔杖對決等等的遊戲,並在課堂上展示,給大家體驗。 (二)個人心得   我覺得這次的課程非常有趣, 腦波這個東西幾年前只存在科幻電影小說與人們的想像中,我對於現今相關技術的發展雖時有耳聞,但心裡一直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而這堂課中,透過講師的說明與展示,我才驚訝於人們對腦波的掌握,沒想到是真的可以偵測到情緒。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遊戲體驗了,第一次親眼看到用一個小小的裝置裝在頭上,便可以在遊戲中看到腦波的表現,我看了其實非常想體驗,因此我認為腦波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東西。

第4週 / 20171024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42 / 林芷歆

( 一 )  演講 內 容 這次的主題跟前三週的很不相同,是以看不到的「腦波」來做發想的腦波商品設計,他舉了很多已上架的腦波產品,如日本的腦波相機等,並提出了現今世代對腦波的研究與重視,舉凡出很多我們熟悉的品牌其實都有參與腦波商品研究,其中像Uniqlo,facebook公司......,像電影「阿凡達」也早在幾年前隱喻出腦波的發展可能,講師在最後讓我們體驗哈力波特的腦波遊戲,也提到了跨領域合作,遊戲程式可能是由資工系負責,而我們設計系負責角色及美術設定。 ( 二 )  個人心得 看不到的腦波能被偵測出來做成生活中的各種運用真的很酷,感覺也被披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像是uniqlo的用腦波幫你找出適合的衣服,幫了像自己這種「有選擇障礙」的人很大的忙,不過往另一頭去思考,腦波被偵測出來,心情毫不保留的被大家知道,這真的是最好的嗎?像講師還有提到,日後非常有可能可以運用腦波打字,傳達訊息,雖然對某些用途(如植物人來說)確實是一大福祉,現今也是個講求效率的時代,但是會不會腦波研究越趨發達,日後人與人便會減少親自聯繫接觸的溫度,越來越冷漠疏離呢?我覺得腦波研究是一個往後值得探討其運用及平衡的大課題!

第4週 / 20171020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530225 / 李佑芸

(一)演講內容   這次演講的主題為「腦波產品設計」,腦波是人體產生生物電的曲線圖,可以利用它觀測到人的意識或情緒。講師介紹,在2011年時有日本公司開發出了腦波產品,外觀就像貓耳朵一樣,耳朵的角度會隨著使用人的心情產生上揚、下垂等變化。接著提到其實在早期人們便對腦波有了大膽的設想,如2009年拍攝的阿凡達就是以此為主題。而隨著現在科技日新月盛,大家開始探討、開發和腦波有關的產品,像不靠手、只用腦袋操作的VR實境遊戲,或是用腦波傳達腦海文字的程式等,都是現在科技業者熱烈研究的主題。 (二)個人心得   在演講結束後王韋堯老師有提到,目前能透過腦波偵測到人的喜怒哀樂,那未來能不能靠腦波偵測人對美的感受?   我對這個想法很有興趣,因為我之前是全國技能競賽的選手,比賽評分大致分為主、客觀兩種。我所比的職類客觀評分比重較重,作品多以工具測量,數據就擺在那裡,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在設計、服務相關職類多以裁判感受去評分,選手和教練們多少會質疑是否有偏頗問題。像這種國際性的比賽,大家愈來愈講求公平公正,所以我想,要是能開發出探測人的感覺、或是了解人腦內的想法的機器,或許能讓選手、教練們對比賽的結果更加信服吧。

第4週 / 20171020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310140 / 張琨維

(一)演講內容 莊尚文講師在演講中提到腦波設計,現在科技的進步非常的迅速,腦波的儀器也慢慢地開發 好像是在日本發明的一個機器,但是後來發現好像腦波也要經過訓練,不過我認為這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當科技的進步連帶影響人類,腦波經由訓練,或許人類本體也會一步一步的進步,也在課堂的最後,也體驗到這項科技的發行。 (二)個人心得 以前我總認為科技發展到一個地步總會開始瓶頸,不是科技上的研發而是功能上或外觀上,但是這次聽到腦波設計這個議題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以前總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居然慢慢地發生了,雖然說科技越來越便利,換個思考人類的一些感官可能也慢慢退步,沒有古代人那麼敏銳,我想這是一體兩面的關係吧。

繳交心得報告期限_2017/10/20 (五)

各位同學: 設計概論第一階段課程已結束, 請同學於2017/10/20 (五) 前, 繳交所有心得報告。 有問題請E-MAIL給助教 劉怡寧 angelar594610@gmail.com

第4週 / 20171016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26 / 李怡萱

一、演講內容   這次的主題為「腦波商品設計」,光從名稱聽起來帶點幻想、科幻的氣氛,但其實已經有許多利用“腦波控制”的相關產品陸續誕生且流於市面上,像是日 本NEUROWEAR的腦波感應貓耳能隨使用者心情擺動,又或是UNIQULO的UMOOD,依據檢測使用者的腦波而挑選出最適合使用者的穿搭。在 美國,IBM BLUEMIX推出用腦波控制機器人,而 台灣也有研發出利用腦波來下圍棋的發明出現,還有各式各樣帶有不同功能的腦波控制,不管是遊戲、運輸用的無人機都顯示出了現代科技的進步飛速,也許再過不久的未來就不僅是觸控聲控,更是腦波控制的時代了! 二、演講心得   在聽課堂上的演講前不久我就有從網路上獲得關於腦波商品的資訊過,就算真的親眼看到實際的商品還是讓我有些不真實感。科技的進步速度太快有時也會帶來些災害,當腦波控制的技術完全成熟時,除了便利的生活用品之外,勢必也會連帶著許多武器或是衍生出新的犯罪方式,這讓我在對新事物感到興奮之餘,還有些恐懼。然而並能不因為僅僅一小部分的危害可能就放棄掉這個充滿潛能的新科技,再過不久的未來會以怎樣的姿態迎接著大眾 ,這就得看我們的努力了。

第4週 / 20171003 / 莊尚文講師演講心得 / B10610122 / 鄭安安

( 一 ) 演講內容 我們可以靠著文字、表情、動作來傳遞我們的情緒和想說的話,但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直接讀到每個人腦中的想法,會怎麼樣? 這一次莊尚文講師帶給了我一個完全未知的領域:腦波商品設計 日本一家公司研發出的貓耳髮箍,戴在頭上,竟然能跟著情緒的變化擺動,就像真實的貓咪一樣 ; 還有能測出腦波的照相裝置,在心情達到高亢時,會自動照相紀錄眼前的景象,顯現出是什麼讓使用者有興奮的情緒。日本大型的一家衣服製造商場公司ユニクロ也有了運用腦波的裝置,測出消費者喜歡哪種樣式的衣服,既方便又有趣。 還有許多像是不需要動手直接運用腦波就能下線上的圍棋、靠專注力的強弱度控制玩具跑車的移動,甚至連無人機都能用腦波來控制。 在澳洲的大學中還研究出一樣「電擊頭盔」,以微小的電量對大腦放出電波,讓使用者能提升記憶力。 在美國有一名工程師發明出了以星際大戰為原型的機器人,不用遙控器,而是烤著腦波控制他的一切動作,真的非常的有趣。 其實在聽這堂課之前,我對「腦波商品」是一點概念都沒有,甚至連毛皮都不懂,但經過了這次的講座,彷彿踏進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第一次了解到了「腦波商品」這個類型的產品。 ( 二 ) 個人心得 聽完了整個精彩的演講後,有一件非常震憾我的事情:以後竟然有可能直接運用腦波打字,是甚至是傳遞訊息! 但知道以後有點讓我害怕甚至是毛骨悚然,感覺像是沒了隱私,全身赤裸裸的。現代隨著時間,科技日新月異,越來越發達,帶給人們更多的方便和愉悅,但卻使得每個人的隱私卻越來越少。我想這項產品近年就會出現在市面上了,不論之後使用者覺得好或不好、評價如何,對「腦波商品」都是一大的進步,對現在的社會也都是一項嶄新的突破,等到那時候,再來試試吧。